來源: 作者: 點擊量:2552次
——記隧道公司三公司項目部的新職工
清晨的窩窩井工區(qū)里,一面面印有“甘肅建投”的彩旗在晨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,遠遠地能看見幾個身穿“甘肅建投”工服的背影來回走動,走近一看,原來是項目上新來的的幾個“臭小子”在測山上的原地面數(shù)據(jù),嘴里還哼著的并不動聽的曲兒.......
走到跟前,看到他們面孔的那一刻,筆者愣了一下,不到一個月的時間,他們一個個被曬的黝黑,甚至脫皮。清晨溫度還不怎么高的情況下,汗水已經(jīng)如同雨滴一樣順著他們的臉頰往下流,心里咯噔一下,一時不知該說什么。
半晌,筆者問新來的王振乾“怎么樣?能適應嗎?”他懷里抱著一大捆彩色旗桿,笑著說道:“治麻咯”,旁邊已經(jīng)是一名“插旗小能手”的任偉笑著附和:“過兩天就適應啦,我剛來兩天也覺得累,現(xiàn)在習慣了,還還挺有成就感的。”“我們師徒五人一天就在這山上拿著拐杖捉妖呢。”李善召開玩笑的插了一句。雖然臉被曬黑了,這幾個年輕人的朝氣卻沒被曬蔫,聊了不到五分鐘,他們又拿著“禪杖”(GPS)放線去了。
今年分配到三公司的大學生有5人,一到公司,就被分到了施工任務最為緊急的蘭州新區(qū)現(xiàn)代農(nóng)業(yè)公園項目園區(qū)西路道路工程,這些大學生大多是“95后”,入職一月有余,他們非但沒有被高高聳立的山和幾十米深的山谷嚇倒,反而多了一份迎難而上的堅韌。
畢業(yè)于蘭州理工大學的王振乾是個高高瘦瘦的大男生,一個月的時間已經(jīng)讓曾今的“小鮮肉”黑了不止一個度。“黑點沒關系嘛,男生黑點好,黑點好”說完他哈哈一笑。
炎炎酷暑,這些新來的大學生每天拿著測量工具走五六公里的山路,上山下山翻山,反復測量,一個月下來手上全是繭子,但他們卻從沒叫過一聲苦、一句累,默默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,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。
王振乾由衷的說:“我雖然是學測繪的,但在學校實操畢竟還是少,通過這一個月的學習,我已經(jīng)基本熟悉了一些測繪工具和儀器。還有讓我感觸很深的是項目部的人都非常禮貌,以前印象中干工程的人難免有幾分粗獷,這不得不促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做一個彬彬有禮的‘理工男’,也算是為我以后在工作中說話做事上了很好的一課,當然,我本來就是很有禮貌的,哈哈哈......”
8月1日天氣預報蘭州有降雨,為提前預防險情,上了一天班的大學生和三公司管理人員在車上簡單用餐后,就去人工湖抽水,結束后在人工湖值了整整一夜班,相當于24小時連軸轉。“辛苦嗎?”筆者問,“沒有苦哪來的甜嘛”王振乾摸了摸后腦勺不好意思的說。
李善召是畢業(yè)于吉林建筑工程學院一個活力十足的小伙子,現(xiàn)在主要在項目部跟進綠地回填工作。
談及來公司的感受,李善召坦言,短短一個月時間感覺自己成長了很多,公司實行“傳幫帶”制度,給每個新職工分配了師傅,在專業(yè)知識方面,師傅幫了自己不少,只要有問題,師傅都會耐心的教,即使不問,師傅也會主動找自己談工作上有沒有遇到困難。
讓李善召記憶最深的是蘭州降雨的時候,大雨還在下他們就去了現(xiàn)場查看排水情況,在自己的認知里,下雨天就是工程歇工的時候,沒想到還是得去現(xiàn)場,到現(xiàn)場后,看到領導們都陪著大家奮戰(zhàn)在一線,自己也覺得沒什么辛苦的了。他說:“領導沒有架子,一直特別照顧我們,遇到困難大家一起上,讓我感覺我們這個公司更像是一個大家庭!”
王兵是來自甘肅定臨洮一個穩(wěn)重細致的小伙子,他做什么事都很認真。談及初入職場的感受,他說還是要多看、多聽、多學、多做,提升自身能力和辦事效率,努力踏實的工作。
“一次測量放線,我們40分鐘測了1.4公里山路,雖然辛苦,但是十分充實,而且可有成就感啦!”王兵開心的說。
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,王兵對未來可是個很有規(guī)劃的人。他說,先用半年多實習期不斷充實自己欠缺的東西,實習期過后準備二級建造師、八大員等考試,希望工作一年以后,自己能獨自承擔起項目上一些工作。
問及對公司或者項目有什么建議,他不好意思的說:“嗯,具體也沒什么建議,公司各方面我都挺滿意的,特別照顧我們這些新人,就是有一個小建議,項目不太忙的時候,周六或者周天中的一天能稍微調整一下上下班時間,多睡一會,嘿嘿......”
楊翼隆自入職以來主要負責人工湖排水檢查井的施工,加班加點是常事,但他認為建筑行業(yè)艱難困苦肯定是要經(jīng)歷的,吃不了苦,就干不成事。
“自己還要提升現(xiàn)場指揮能力和協(xié)調能力,以前想著沒那么難,現(xiàn)在看來也沒想的那么容易。短期內的規(guī)劃就是先努力干好本職工作,度過實習期,順利轉正,成為一名正式職工,接下來就是考二級、一級建造師證,還打算好好學習使用工程類軟件,畢竟技多不壓身嘛!”楊翼隆說。
畢業(yè)于蘭州理工大學的任偉說自己基本適應了現(xiàn)在的工作,從校園到職場的轉變自己適應的挺好的。
任偉說:“其實還沒我想象中苦,我就是做好吃苦的準備來的,剛來的兩天除了搬搬桌子,掃掃地確實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,兩天后領導就給我們分了職務,干了一個多月,也說不上進步很多,但至少從什么都不會到現(xiàn)在能看到要做什么,該做什么了。遇到的領導同事都很親和,安排完工作,領導會給我們說一切都靠兄弟們了,這讓我很感慨又很感動。”
任偉近兩年的目標是爭取考過建造師二級、一級,再次就是學習更多的專業(yè)知識和技能,先做好一個合格的施工員,希望工作上能早日獨當一面。
大學生所在項目的技術負責人李龍宏說:“工作之余,各科室的工友們都會加班做資料,新來的大學生也沒閑著,他們總是會‘摻和’進來,做資料的做資料,看圖的看圖,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請教自己的師傅,倒是做的有板有眼。”
“白天跑那么多山路,晚上還要看書,不累嗎?”筆者問。“再累圖紙要看完,我不看,就掉隊了。再說了,跟我們一塊來的楊翼隆晚上在人工湖值夜班呢,我們這點累也不算啥。”王兵說。
“本來我們項目上都比較忙,大學生一來也沒閑過,雖然這幾個娃差不多都是95后了,但